9月12日,抗击疫情的红色警报拉响,时间紧,任务重。在51吃瓜 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院全员行动起来,各部门各尽其责,开挂的人生,只为KO你——新冠病毒!

战疫一打响,护理部收到的紧急指令,一条接一条。
支援莆田,走入校园,援助同安,奔赴定点杏林医院,派驻隔离酒店和隔离点、前往市急救中心、海沧区连续5轮全员核酸采集……
管理着医院近400名护理人员的护理部就成为了“战时指挥部”,随时调兵谴将。
疫情发生以来,护理部开启全员加班模式,在院党委的统一指挥和正确领导下,克服院内住院患者数处于高峰,护理人力极其紧缺等困难,以最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紧锣密鼓地展开工作。通过电话逐一组织和安排人员,制定“作战方案”,设置采样流程,理顺职责,落实后勤保障……
护理部除了负责外出抗疫人力的安排组派,还肩负重任:院内核酸采样、发热门诊、开展核酸采集及穿脱隔离衣培训等,护理员管理、病房门禁管理与患者、新生活护理员管理……桩桩件件,都需要细致周全。“一个环节没顾上,就可能带来巨大的隐患。”
核酸检测需求量因为疫情来袭而骤增。护理部紧急调配人力,将核酸采样窗口从原来的2个增加到6个,第一时间协调志愿者协助维持秩序与引导,并根据受检人员情况弹性安排采样护理人员,避免人员拥堵。
护理部根据医院要求,对全院护理单元进行统筹整合管理,合并后的护理单元都安排一名总护士长进行疫情防控和护理质量的督察、指导及工作协调,确保安全。
任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护理部人员的艰辛付出。午夜还在发布工作通知,夜半拨打紧急电话,通宵达旦整理名单,凌晨2点下班,清早5点起床……护理部曾全员工作35小时,期间只睡2小时甚至不足半小时。护理部副主任黄严金身体抱恙却一声不吭,徐亚兰家中老人卧病但她毫不犹豫奔赴前线,吴李莉孩子幼小但无暇顾及;90后的姑娘陈少红害怕黑暗却一次又一次独自夜半回家又在黎明时分赶来为出征的同仁送行。
每一个艰辛时分,她们都会互相鼓劲:“熬一熬,胜利就在前方了!”

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在各个战场上,与新冠病毒展开殊死搏斗,而医务部,就成为战“疫”作战部。
参与作战方案的制定,发布作战指令。从制定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到调派人员参加外出核酸采样和医疗支援,再到强化发热门诊,同时确保医院医疗工作的安全落实……医务部几乎夜夜灯火通明。与上级部门对接、紧急培训、严密布控、流程梳理、人员部署、防护用品调拨……事无巨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全力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 | |||
![]() |
所有医生都进入战时状态,他们主动请缨,参与支援。自9月13日至今,他们不分昼夜连轴转,共有28批次,279名医技人员,共1374人次参加海沧区核酸采集工作;还有57名医技人员支援同安核酸采样;63名医技人员支援隔离点的健康监测和医疗保障工作。
疫情防控固然重要,保障一方百姓生命健康同样重要。医务部合理安排,一方面确保住院患者得到安全有效诊疗,另一方面加强门急诊、发热门诊力量,增补人员,实行闭环管理;及时收治危重病患,使危重病人和急诊手术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抢救和治疗。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科室人员知重负重、勇毅前行,夜以继日、勇斗病魔,没有豪言壮语,毅然披上使命的战衣,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起了生命防线、提供了专业支撑,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使命。
自9月10日莆田爆发疫情开始,办公室所有人员进入战时状态,连续20天不休息,每天加班加点,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战疫必胜。
为做好院内疫情防控工作,办公室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优化核酸采样、预检分诊等流程,在确保符合院感规定的同时,尽最大努力方便患者。将预检分诊关口迁移至医院东大门,上班早高峰人员聚集问题突出,道路拥堵,协调相关部门实行人车分离、员工通道与社会通道分离,通过分类进出管理,缓解预检分诊拥堵现象。
厦门本土疫情发生后,核酸采样人员剧增,核酸采样流程改造刻不容缓。办公室立刻行动起来,为将核酸采样整体搬移院外空旷区域,努力协调交警、道交办、城建集团、公交集团等部门,临时封堵医院门口辅道入口,将辅道作为核酸采样人员排队通道,尽量避免人员拥挤聚集。
集装箱到位后,连夜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改造安装,电线、网络布线等,仅用一个晚上完成施工并投入使用。每天调度行政后勤人员到现场维持秩序,劝导一米线排队,避免了人员扎堆聚集,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接到要支援同安、海沧核酸采样任务,往往都是深夜时分,而且采样点多,用车需求复杂,时间紧,任务重。办公室克服各种困难,安排专人调度协调,及时合理规划路线,统一调度车辆,有效保障外出支援采样任务如期完成。
9月15日深夜,接到上级的紧急任务,16日6点前就要选派25名医务人员抵达同安支援核酸采样。在集结人员的同时,一个困难摆在面前,不少大巴司机不愿进入同安,如何将这批人员送到目的地。经与班车公司多次沟通做工作,租用大巴车,选派精干司机护送支援同安核酸采样队顺利抵达目的地。同时,将这部大巴车跟队留在同安,全程保障采样队伍外出执行任务,得到了前线医务人员的赞扬。
支援同安采样人员因时间紧急,出发时仅携带必要的防护用品,抵达同安后,防护物资及生活物资紧缺,然而同安区实行人员、车辆进出管控管理,运送物资的车辆一时难以进入同安区。办公室紧急联系同安区卫健局、同安区应对疫情防控指挥部等,多方沟通协调,费尽周折,终于办好车辆通行证,将前线人员所需防护及生活物资及时送达。后续根据前线需要,及时运送了三批物资,确保了在前线的勇士们物资充足。
中秋节当天,在了解到支援同安核酸采样队伍中有人生日,与院工会一起协同同安当地购买蛋糕为支援队员庆生,给予温暖。
疫情即命令,岗位即“战位”,组织人事部5位成员。均是共产党员身份,她们坚守在岗位上,为疫情防控默默奉献力量。科室在科长刘芳的带领下,密切关注全院职工流向动态,为医院工作的及时开展提供坚实基础;实时跟进上级任务安排,积极组织协调,助力各个医疗队圆满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
全体成员积极响应院党委的号召,在保障日常工作的同时,挺身而出、下沉到预检分诊、院内核酸采样点担任志愿者,并作为协调员或小组长,保障医院外出核酸采样队工作,以自己的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由于连日加班加点,刘科长孩子感冒不适,她却始终抽不出时间回家看一看。而这对她来说:“没关系,等疫情结束,我们就能好好地陪伴孩子了。”
疫情爆发以来,后勤保障部不分上下班时间,只要有命令,就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为支援抗疫物资及做好院内防控倾尽全力,在前线支援的勇士们,收到抗疫物资,说:“有他们在,我们在前线很放心。”
2021年中秋节刚过,党委委员、副院长游立通知后保部供应中心陈惠永及后勤保障部邹月明,立刻准备凌晨4点30分支援同安人员的物资。陈惠永和邹月明通宵准备物资,直到第二天早晨,历时33个小时未合眼。
9月25日,后保部黄永农带领水电工协调新核酸采集点工作,通宵奋战配备水电协调工作。现已投入使用,给来院核酸检测的人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部门,在本次战疫中,我院院感管理部、门诊部、客服部、体检部、检验科、保卫科、信息科、以及其他行政职能科室都各尽其责,以精神抖擞的面貌迎战疫情,充分体现了海医人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付的抗疫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