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你有当一回事吗?
这个我们每分每秒都在做的事情
大家都习以为常
但一旦失去,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最近我院就接诊了一个
被无情剥夺了“呼吸权”的宝宝
宝宝刚出生时吸入胎粪、呼吸困难
所有人都为新生宝宝揪着心
6毫米,生与死的距离
一根细长的管子(支气管镜)
轻轻的经过孩子的嘴巴进入下呼吸道
正常新生儿气管内径约6毫米
几张纸的厚度
现在是生与死的距离
试想一下,在这么纤细的气管内操作,需要的是极度精准的技术方能完成。
而方玫主任带领的儿科团队,做到了。
我院儿科主治医师黄达长期从事新生儿诊治工作,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及呼吸机使用方面经验丰富;黄志诚副主任医师率先在2019年开展儿童纤支镜诊治技术,已经完成了一百五十多例病人的诊治。两人强强联手,只为救活宝宝。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术前儿科团队对宝贝的病情做了全面的分析,评估了必要性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明确诊断,排除宝宝有没有先天的畸形,同时不能对宝宝的气管造成损伤,安全、高效、快速地完成检查及治疗。
一场手术,挽救一个家庭
方案一经确定,团队合作最为重要,护士长、护士准备设备,配合医生的操作,安抚家长和呵护宝宝,一切准备就绪。
纤支镜轻轻进入气道,直接进行观察,排除了宝宝呼吸道畸形(喉软骨软化、气管软化等)和其他上气道梗阻性疾病的可能后,医生们明确了诊断,立即为患儿进行肺泡灌洗,将吸入的胎粪清理干净。
一切顺利,排除了宝宝的先天疾患,宝爸、宝妈松了一口气。术后儿科团队给予宝宝精心治疗和护理,宝宝顺利撤下呼吸机,恢复良好,出院回家。
在刀尖上跳舞
方玫主任介绍,这名宝宝是因为出生时吸入胎粪、出现呼吸困难,转入我院新生儿科,住院后呼吸困难,一直无法缓解,使用了无创呼吸机维持生命,但是每当宝宝情况平稳、撤离呼吸机后,就会再次出现呼吸困难,所以才出现了上面的这一幕。
为确定患儿呼吸困难原因以便对症施救,方玫团队决定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儿童支气管镜的操作
往往是对支气管急危重症进行处理
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对医生要求很高
需要医生对急危重症的把握必须准确
同时具备急危重症抢救基础
精通儿科学和解剖学
既要胆大心细
也要手巧,操作稳准
黄志诚说,早产儿、危重症患儿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发育异常及疾病,如气道狭窄,软化,肺不张,肺部感染,胎粪吸入综合征,舌后坠,声带麻痹,气管食管瘘等,拍片、CT检查无法明确诊断,但气管镜检查就直观又可靠,又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因此,儿童支气管镜近10余年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已作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重要和必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推动该项技术的发展,科里不断派遣医护人员前往全国知名的支气管镜检查中心进修学习,壮大支气管镜技术团队,为区域内儿童提供快速、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51吃瓜 自2019年开展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以来,先后为近200位患儿成功解除病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