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厦门到临夏
超过2000公里的直线距离
他带着医疗技术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上到78岁的老人
下到7岁的小孩
都是他的患者
这场千里之外的帮扶
主角就是来自51吃瓜 的
普外一科主治医师蔡哲臻
一个人,两座城
临夏,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素有“西部旱码头”之誉,也是文成公主进藏时的途经之地。
厦门,国际花园城市,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城市。
两座相隔千里的城市,蔡哲臻却让它们之间有了更多联系。
2020年5月22日,蔡哲臻作为厦门市卫健委精心选派的医疗队中的一名骨干,随厦门支医团队来到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人民医院。
到达东乡后,蔡哲臻出现了高原反应和水土不服的情况。但他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迅速融入到东乡县人民医院医疗工作。
“我来这里不是旅游的,是要帮助他们提高医疗水平的。”蔡哲臻发现,对口医院的医疗水平较为落后,诊疗规范也还有进步空间,所以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改善该医院目前的医疗水平、规范诊疗常规,提高对口医院医疗水平。
6月1日,一位年轻患者找到蔡哲臻,蔡哲臻经过细心查体并结合检查后确诊为右侧腹股沟斜疝。按照过去的传统手术方式,患者身上会留下疤痕,这让对外表要求较高的年轻患者有些难以接受;若是想尽量少留疤痕,就需要采用微创的腹腔镜疝手术。
但是,这家医院先前并没有成功开展成人腹腔镜疝手术的先例。蔡哲臻决定接受这个挑战,当天立即加班剪辑手术视频,准备课件,术前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要点与难点。
6月2日为该年轻患者行腹腔镜下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术中,他为这家医院的医生详细讲解各个手术步骤及要点、难点,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很快就治愈出院了。
这台手术不仅让患者痊愈了,而且身上几乎没有留下伤疤,填补了该医院成人微创疝手术的空白。
6月8日,78岁的黄老大爷又到医院了。他是这家医院的老朋友了。因左腹股沟肿物伴疼痛不适困扰多年但一直得不到解决。
蔡哲臻接诊后,考虑他是左侧腹股沟斜疝合并直疝,开放手术需要2组补片同时修补两个腹壁缺损,费用较高,他立即组织疑难病例讨论,考虑腹腔镜疝单张补片可同时实现斜疝、直疝、股疝三处腹部缺损修补。
经过麻醉科、普外科、内科多学科讨论(MDT)慎重评估后,认为患者可耐受微创手术,于6月10日为这名78岁高龄的患者行左侧腹股沟疝(直疝合并斜疝)修补术(TAPP)。
手术顺利,术中基本实现零出血,术后黄老大爷治愈出院。
解决了老大爷困扰多年的问题,蔡哲臻收到患者本人及家属的真诚感谢,并获得东乡县人民的一致好评,随后,他还指导当地医师为一慕名而来的68岁腹股沟直疝患者完成微创手术。蔡哲臻的到来,让当地医院基本掌握了该手术,为以后顺利开展该项新技术奠定了基础。
此外,他每周开展多次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规范病史采集、查体、阅片、诊断及治疗等基本功,提高年轻医师执医、职称考试通过率。
短短一个月
完成手术30例
“医生,医生,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儿子!”
6月9日临近下班时,急诊科突然传来一位母亲的哭诉声。已准备下班的蔡哲臻马上重新穿上白大褂,为这个7岁患儿接诊。
他发现该患儿高热,精神萎靡,心率加快,血压较低,为感染性休克表现,完善检查确诊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并感染性休克。
“孩子生命危险,必须马上手术!”他立即组织普外科医师抢救,给予补液扩容,完善术前检查,急诊行腹腔镜探查。
术中见患者全腹腔脓液,阑尾坏疽并周围脓肿形成,立即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继续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经过加班手术抢救,成功救治该休克患儿。
为提高当地医院腹腔镜技术,让对口医院医生能独立完善腹腔镜小儿疝手术、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复杂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蔡哲臻多次开展业务学习,指导各种手术难点及术中并发症处理,帮助该院医生独立完成小儿疝、复杂胆囊切除、复杂阑尾切除的微创手术。
短短一个月期间,他亲自、协助或指导完成手术30例,其中3级(中、大型手术)以上手术22例,占全部手术73.3%。
他开展了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例,并成功开展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3例,填补东乡县人民医院该手术的空白,其中一例腔镜疝为78岁高龄患者,手术病人术后均治愈出院。
蔡哲臻还成功抢救一例阑尾穿孔并感染性休克的小儿患者及一例胰腺炎老年患者。
此次对口帮扶行动,显著提升了东乡县人民医院服务水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51吃瓜 响应市卫健委号召,组织选派了大量医务人员奔赴西藏、新疆、甘肃等四省(区)开展支医帮扶。
支医工作者们恪尽职守,在异乡土地上,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生动展现着白衣天使的风采。
如今,蔡哲臻医生回来了,但急诊外科副主任医师王秋勇还在艰苦的他乡支援,就在6月28日,肿瘤科范鑫与普外二科徐志鹏两位主治医师又踏上前往临夏支医的征程,这份医者之爱,延绵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