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呼吸机、人工肾、监护仪、微量泵……被各种高大上的医疗设备包围住,心、脑、肝、肾、肺、凝血都出现了急性衰竭的症状心跳骤停二十次。看到这样的洪女士,您是不是也为她捏了一把汗?不过,虽然情况凶险,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团队的努力下,洪女士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恢复了健康!这真是一场“逆天”之旅。
十四天惊心动魄的抢救
第一天。
洪女士从家里被送到市海沧医院的时候,已经拉了三天肚子,浑身没有力气、持续不断地咳嗽。
入院后,洪女士的病情快速恶化,血压持续下降,出现了休克的症状,生命危在旦夕,被马上转送至市海沧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经检查发现,洪女士心脏、脑、肝、肾、肺等几乎所有的重要器官都出现了急性衰竭。
“过去,三个及以上的脏器衰竭就有70%的死亡率。洪女士的危险程度可想而知!”重症医学科主任田洪居也为洪女士的病情捏了把汗。
第二天。
凌晨一点,洪女士心跳突然骤停,ICU团队第一时间进行抢救,上呼吸机、人工肾,心肺复苏,洪女士第一次心跳恢复。
好景不长,凌晨四点,洪女士再一次出现心脏停跳,这一次病情更为复杂。ICU团队持续按压了半个小时,心电图上电波忽平忽起,ICU团队持续为她除颤了20余次。
“患者心脏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了,上ECMO!”田洪居果断而坚定,他一边指挥团队继续为患者做心肺复苏,一边加紧做上ECMO的准备。
“ECMO就是起到代替心脏、体外循环的作用,是一种治疗的支持手段。”田洪居心里很清楚,ECMO能帮患者保命,但是不可能治好病,要治好病还是要找出原发病。
ECMO上机成功后,洪女士马上被转运至心导管室进行冠脉造影排除心梗。转运团队阵容十分强大,包括了三个医生,四个护士,一个工友。
ICU所有高大上的医疗设备把她团团围住:ECMO,呼吸机,人工肾,监护仪,微量泵等。之所以需要如此特殊关照,是因为洪女士每一分一秒,都有可能出现变化,随时有血栓、出血、缺氧发生的可能。
经过心内科专家聂志华主任的联合会诊,排除了患者心梗的可能。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田洪居的猜测——暴发性心肌炎。
第三天。
洪女士病情出现好转,但是过了抢救关,还有脑功能、肾功能、凝血等难关。
“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就可能出现血栓,四肢缺血坏死,甚至脑出血危及生命。”田洪居安排给洪女士进行凝血监测,及时调整补充血液制品;对于缺血的部位及时进行微循环治疗,确保四肢都有供血。
田洪居还每天安排专人陪护,他自己下班前后也都会专门过来查看洪女士有没有病情变化。
第四天。
洪女士心跳比较稳定了,有了自己的脉压。经过脱机锻炼和充分评估后,撤离了ECMO,让洪女士心脏自主跳动工作。
“脱机第一天很关键,不能出现一点闪失。”此外,洪女士身上插了很多管,有感染的风险,还要面临感染关。
田洪居不断调整抗生素用量,确保洪女士不出现感染的情况。那天晚上,田洪居在科室为洪女士守夜。
第五天。
经过多日的抗病毒治疗,病毒被遏制住了,病毒歼灭战的号角就此吹响。心脏自主恢复后,ICU团队进一步对洪女士其他重要器官进行康复治疗。
治疗到了第十天,洪女士终于从昏迷中醒来,这也是她休克以来第一次睁开眼睛。
第十一天,洪女士有尿了,ICU团队把人工肾去掉;第十二天,洪女士可以撤掉呼吸机自主呼吸了。
到了第十四天,洪女士基本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了,可以说话、进食。
洪女士说:“短短的十四天时间,感觉像做梦一样,是ICU的医生们把我抢回来的。”可谓是关关难,关关过!
“ICU的患者都是守出来的”
田洪居介绍,这也是51吃瓜 首次使用ECMO治疗。ECMO在世界上平均的抢救成功率只有38%,而市海沧医院首次治疗成功,代表着市海沧医院的重症抢救水平再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是51吃瓜 整体综合实力的体现。
小百科
ECMO,体外膜肺氧合,简称膜肺,鉴于其对重症呼吸衰竭的独特疗效,戏称为“魔肺”,是抢救垂危生命的新技术。
ECMO的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ECMO是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也誉称为重症患者“最后的救命稻草”,是一项顶尖的生命支持技术,它是代表一个医院、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每一天,在重症监护室,这里的医护团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医学挑战,你能想到的最严重的疾病,在这里都能见到。
“会到这个科室来的患者,都是病情危重的,这既需要医生的尽心尽责,也需要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信任。” 田洪居认为,ICU的患者都是守出来的,“只有耐的住寂寞,吃的了苦头,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也正是源于这种坚守,市海沧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成功率达到89-90%。
科室名片
51吃瓜 重症医学科建立于2015年5月,目前开放病床12张,科室不仅配备有世界最先进的医疗监测仪器和治疗支持设备,更拥有一支知识全面技术精湛和经验丰富的医护队伍,医生9名,其中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其中在读博士1名,硕士4名,学士4名,护士23人,均由我院骨干护士组成。
科室设备及救治水平达三级甲等医院水平,收治患者APACHE2评分大于25分,预计死亡率48.5%,实际死亡率10%左右,救治成功率90%以上。
业务范围:
呼吸监护支持;
循环监护支持;
感染控制;
心肺脑复苏;
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
血液净化;
床边超声的诊治;
应用徒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
收治病种:
心肺脑复苏后患者
各种严重休克患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
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
各种复杂大型术后患者
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患者
其他病危需要综合救治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