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属代谢性风湿病,是一种肾内科常见的关节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急性关节痛、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等。该病发作时疼痛剧烈,甚至行走困难,但在疾病早期即使不治疗也可在数天内自然痊愈,许多患者因此放松警惕,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痛风发病的六大相关因素
痛风为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因体内嘌呤代谢异常、血中的嘌呤代谢产物——尿酸含量增高所致。据统计,目前30岁以上的国人中两成以上有尿酸过高的情形,而尿酸过高的患者中有5%—12%会发展成为痛风。分析痛风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与性别有关:痛风的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0:1,这主要是因为女性体内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而男性较女性参与社会活动多,喜饮酒、赴宴,喜食富含嘌呤的食物,导致体内尿酸增加、排出减少。
二、与肥胖有关:饮食条件优越者易患此病,肥胖者减轻体重后,血尿酸水平会下降。这说明长期摄入过多和体重超重与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有关。
三、与高脂血症有关:约75%-80%的痛风患者有高甘油三脂血症,个别有高胆固醇血症。
四、与糖尿病有关:糖尿病患者中伴有高尿酸血症患者占20%—50%,有人认为,肥胖、糖尿病、痛风是现代社会的“三联杀手”。
五、与动脉硬化有关: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本身就与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资料统计100例患者中,因动脉硬化而发生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有42%存在高尿酸血症。
六、与饮酒有关: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尿酸增高,从而诱发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
及时发现痛风的蛛丝马迹
一、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体温37℃时血清中尿酸含量男性超过416微摩尔/升、女性超过357微摩尔/升,即为高尿酸血症。但并不意味着肯定会出现关节症状,有的患者有很多年的高尿酸血症却终生不发作,但随着年龄及高尿酸水平的增加,痛风的发生率也会增加。
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80%的患者有诱发因素,如大量饮酒、进食过多富含嘌呤的食物、过度疲劳、寒冷刺激、应用利尿剂、接受化疗等,近2/3的患者以第一跖趾关节受累最为常见,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症状多在午夜出现,来势较急,进展迅速,疼痛在数小时达到高峰,剧痛难忍,多于数天或数周内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及全身不适等

三、痛风石形成及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石形成的典型部位在耳轮,也常见第一趾、指、踝、膝、腕、肘等处,小的像芝麻,大的像鸡蛋。在关节附近的痛风石,易破溃成瘘管,有白色糊状物排出,不易愈合,最终导致关节发生僵硬、畸形。

四、肾脏病变
40%的患者伴有肾脏损害,是仅次于关节的常见表现,与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不平行,尿酸结石症状甚至可在关节炎之前出现。
1、慢性尿酸性肾病:因尿酸钠在肾髓质内沉积引起,单侧或双侧肾脏均可受累。病情进展,一般在10年左右肾小球受损、滤过功能下降,部分患者呈进行性肾功能衰竭,占死亡原因的10%以上。
2、急性尿酸性肾病:多发生在继发性痛风患者,尤其癌症病人放疗或化疗之后。因血尿酸急剧升高,可高达正常10倍,大量尿酸由肾脏排泄,沉积在肾小管造成梗阻,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3、尿酸结石:痛风患者尿路结石的发生率为10%—25%。小的结石可随尿排出;较大的结石阻塞输尿管可引起肾绞痛、血尿,或者继发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