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骨科 赵柏阳
“弹响指”、“妈妈手”相信有许多朋友听说过这些通俗的名称,对于广大的劳动人民而言,这种疾病并不少见。如果您在手指屈伸时产生弹响、疼痛,感觉手指关节活动不灵活,甚至关节肿胀,那么您要小心自己是否患上了此病。

“弹响指”医学术语称为狭窄性腱鞘炎。主要因从事的劳动在短时间内反复屈、伸患指或手腕,导致腱鞘组织发生水肿、无菌性炎性改变,最终致腱鞘增厚,鞘管狭窄。

分类:
1、指屈肌腱腱鞘炎:常见于妇女,好发于拇、中、环三指。主要表现为患指屈伸活动障碍,晨起时较重。活动后稍好转,局部疼痛或压痛,可扪及硬结。较重者可出现关节“弹响”现象。

2、桡骨茎突腱鞘炎:主要表现为腕部拇指下方处有疼痛、压痛和局限性肿胀。拇指与腕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偶尔有弹响。桡骨茎突腱鞘炎试验阳性。
3、桡骨茎突腱鞘炎:
试验(Finkelstein征):患手握拳,拇指屈于掌内,然后将拳被动地向尺侧屈曲,若在桡骨茎突处产生疼痛加剧,表示有腱鞘炎。

预防:
1.减少活动量过大或者活动方式不当的反复牵拉肌腱运动;
2.可以配合做腱鞘恢复保健操;
3.饮食上多补充优质蛋白。

治疗:
1.局部注射治疗:将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于腱鞘内,每周1次,一般注射4-6周即可治愈。早期治疗效果最好。

2.手术治疗:即行腱鞘切开术,效果较好,不易复发,适用于注射治疗无效者。

3.针灸、推拿、中草药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另外,本病亦可见于婴幼儿。小儿发病多由先天性的原因造成的屈指肌腱腱鞘狭窄或屈肌腱腱鞘肿瘤样膨大而发病。主要表现手指屈曲、伸直受限,被动伸直时出现弹响,或指间关节屈曲畸形,掌指关节皮下扪及结节状物。治疗:年龄6个月以内有自愈可能;大于6个月患儿应尽早手术治疗,否则可能影响拇指正常发育,造成畸形或功能障碍。


